客服热线:18994585568
你好,欢迎来到材子科研测试平台网站!

用心服务科研

czkeyan.com
材子磕研公众号
服务微信
     
全部测试分类
您的当前位置:
原位CT
    发布时间: 2025-02-13 18:23    

天津三英 Nano Voxel 2000/4000、XLAB...



已测试50

收到样品后平均2.0-    style="color:#fc916d;">5.0工作日完成

98.7%对测试结果满意

原位CT

98.7%

满意度

仪器型号:

天津三英 Nano Voxel 2000/4000、XLAB-2000/1000、美国GE Phoenix v|tome|x L 300

预约次数:

50

服务周期:

收到样品后平均2.0-5.0工作日

咨询预约


项目简介


计算机断层成像(Computed Tomography,CT)是一种使用X射线或γ射线照射物体并通过数学算法生成物体断层图像的成像方法。可以无需任何事先准备即可无损重建物体三维内部结构。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测试模式: (1)原位高温拉伸/压缩:研究样品在不同温度、不同加载力下,内部结构的演变过程,比如金属材料在高温拉伸下缺陷的变化情况; (2)原位变温(高温)测试:研究样品在不同温度下,内部结构的演变过程。比如混凝土在高温条件下的胶结程度; (3)原位热压烧结:研究样品在整个烧结过程中的致密情况,比如单粒粉孔洞的在烧结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孔隙情况。 CT成像原理:当X射线穿过样品时,样品内部的不同材质、孔洞、缺陷部分对X射线的吸收率不同,后端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不同,由此可以通过图像差异区分出不同的结构。CT技术(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)正是基于这一穿透性差异,在将样品旋转360°获得全方位切片投影图像后,利用重构算法将样品的内部结构三维可视化。 CT测试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: CT测试常规操作视频链接:原位CT测试基本流程

结果展示


提供的数据包括以下内容: (1)几十或几千张原始二维切片图,格式一般为TIFF格式,即扫描过程的真实投影; (2)三维重构文件,文件格式为raw文件,可以用AvizoDragonflyVG等软件直接打开查看、数据处理; (3)每个方向给1~2张左右的三维图,也可自行将数据导入Avizo/Dragonfly/VG等后处理软件自行处理截取想要的三维图)。 (4)测试过程参数,可用TXT文本打开。 (5)不同的仪器导出的数据格式会存在些许差异,请以收到的测试结果为准。如需数据处理需要收取额外的费用,以下展示几种经过数据处理后的结果。 常规CT扫描-聚丙乙烯包裹气凝胶 原位常温压缩CT扫描 原位高温拉伸CT扫描-TC4钛合金600℃高温拉伸试验 原位烧结CT扫描-200μm粒径铝粉450℃热压烧结实验

常见问题


提问

1. 分辨率的数值=能看清楚多大的特征结构?

回答

并不能简单划等号,但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,例如您想要看清样品中存在 X μm大小的特征结构,则设备的分辨率需要达到 X÷3 μm左右,才能成功表征。反之,若针对您的样品,设备可以实现最低 Y μm的分辨率,则在成像结果上可以看清样品内 3*Y μm左右大小的特征结构。


提问

2. 分辨率由哪些因素决定,设备的最佳分辨率是0.5 μm,我的样品也可以实现0.5 μm分辨率吗?

回答

能实现多高的分辨率,是结合样品密度、样品尺寸、扫描时间、设备能力的综合结果,极限分辨率也意味着极限的样品密度、极限的样品尺寸、最长的扫描时间,所以适度抉择。


提问

3. 样品的密度、尺寸与分辨率有什么关系

回答

X射线CT是基于穿透性成像的,在管电压恒定情况下,样品密度越高,穿透越难,成像效果越差。在样品密度恒定的情况下,样品尺寸越大,导致穿透难度增加,成像效果越差。


提问

4. 是不是样品尺寸做小,就能有更好的成像效果?

回答

是的,所以为了保证成像质量,请尽量把尺寸做的小一些,例如同一个材质样品,尺寸20mm最高分辨率只能实现20μm, 而尺寸5mm时最分辨率可以达到5μm。但对于高密度样品,例如密度>8,超过了穿透能力,小尺寸也难以保证成像效果。


提问

5. 高密度样品,做小尺寸,同时采用更高管电压的CT,是不是就可以实现高分辨率?

回答

225KV的CT设备穿透性的确比160KV的CT设备好,能覆盖更广的密度范围,但同时意味着其射线源的焦斑大小变大,极限分辨率反而不如低管电压设备。


提问

6. 原位CT是什么意思,是可以实时观察样品内部的结构变化吗?

回答

并不准确,受限于X射线扫描成像的效率(最低也要10+分钟),所以原位CT并不是实时观测到样品内部结构演变,而是在达到选定的工况阶段时保持状态开始X射线扫描,扫描完成后加载到下一个阶段,直到选取的几个阶段扫描完成。 例如某个样品选取在1000℃环境下,0N,300N,700N,2kN四个拉伸阶段,则会在加载至1000℃稳定温场后开始加载拉力,每到一个阶段进行一次扫描,最终得到不同阶段的内部结构演变。


提问

7. 高温原位CT的升温方式是什么,如何保证稳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?

回答

高温环境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升温方式,升温、扫描全程都为通过软件程序控制,仅在标记段实现目标温度,并可以进行真空气氛保护。经过实测,在样品外几厘米处温度已下降至常温,所以不会有安全性问题。


提问

8. CT的结果数据是什么格式的,收到后该如何打开?

回答

CT结果数据时是raw文件格式的数据,可以通过Avizo, Dragonfly, Vgstudio, ImageJ等商业化软件打开,数据的格式是位数+长度+宽度+高度,例如Slice16bit_w1088h1088z2205, 位数16bit, 长度1088,宽度1088,高度2205,单位是分辨率大小。


提问

9. 原位烧结拍摄过程时是降温还是维持实验温度?

回答

会采用空冷的降温方式,降至室温进行拍摄。


提问

10. 原位烧结如何进行加热?

回答

原位烧结目前采用的加热方式是 激光加热石墨坩埚传导加热。


立即扫码咨询/预约
一对一为您答疑解惑

技术顾问